由于裝配式輕質墻板與傳統砌體結構存在較大差異,為有效提高其設計、施工及檢查驗收等技術水平,結合裝配式輕質墻板的實際施工及相關規定,對輕質隔墻板的強度、穩定性、自重、抗凍性、吊掛力等各項指標及其施工工藝兩方面進行闡述。 a) 技術參數要求 裝配式輕質墻板主要可應用于建筑結構中的填充墻施工,《建筑用輕質隔墻條板》(GB/T23451-2009)、《建筑輕質條板隔墻技術規程》(JGJ/T157-2014)、《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等規范對于裝配式輕質隔墻板各項技術指標并未明確具體要求,因此需要根據世紀建筑設計情況而定。 b) 施工工藝 輕質隔墻板采用裝配式施工,其施工方法與傳統砌體結構施工存在較大區別,為提高施工質量,便于各施工環節的檢查驗收,現對其施工工藝總結如下。 ①墻板安裝前,應按照設計藍圖在結構板面彈出墨線,作為墻體控制線。根據墻體放線,在與其他墻、柱接觸處立面抹增強黏結膠漿。 ②根據設計藍圖及墻板深化設計排板圖,將不同長度、不同規格的墻板運輸至施工樓層,并按要求堆碼整齊,但不應遮擋結構板面的墻體控制墨線。③按輕質隔墻板安裝要求進行黏結砂漿拌制,砂漿稠度應適中。 ④將墻板頂部孔洞利用泡沫棒進行封堵,并滿涂砂漿,同時將與該墻板連接的結構墻柱表面涂抹砂漿,確保墻板安裝完成后能夠與結構進行有效黏結。 ⑤將墻板豎立、扶正就位。墻板就位過程中,應利用撬棍進行移動、就位,然后用木楔來調整板的平整度,再用力撬動撬棍使板頂擠出砂漿。在就位、擠漿過程中,同步利用2m靠尺對正在安裝的墻板進行平整度、垂直度校準,最后在墻板底部打入木楔進行固定。 ⑥在已安裝完成墻板側面的公母槽上滿涂黏結砂漿,用安裝第一塊板的方法安裝第二塊,依次安裝下去。 ⑦墻板安裝臨時固定完畢后4h內,采用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對條板隔墻下端與樓地面結合處預留安裝空隙進行填塞。其中,預留空隙在0.04m以下的宜填入1:3的水泥砂漿,0.04m以上的宜填入細石混凝土。 ⑧待輕質隔墻板底部填塞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達到75%強度以上時,取出木鍥,并采用同級配砂漿或同強度細石混凝土對木楔位置進行填塞。 3. 質量控制措施及要點 a) 對墻板生產企業加強監督及控制 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加強對輕質隔墻板生產企業的資格審查,對其生產工藝、質量保證體系的有效運行進行監管,并定期對其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采購、板材生產等各個環節進行抽查,逐步提高墻板質量水平。 b) 加強墻板安裝各種配套材料的檢測 ①墻板安裝使用的配套材料,如水泥、砂漿、黏結劑、彈性材料、泡沫棒、定位鋼卡、抗裂玻纖網格布等進行抽樣檢查,確保其質量符合規范要求。②對墻板配套使用的黏結砂漿、嵌縫砂漿、細石混凝土等材料的干縮性能進行檢測,使其與墻板的干縮變形相適應,避免因干縮變形縮率差距過大而出現開裂。 c) 注重裝配式墻板施工前的深化設計 墻板裝配式施工可極大提高施工質量,提升施工品質,并可實現生產自動化、產品標準化、安裝機械化等,而以上目標的實現,需大力提升墻板裝配式深化設計能力,運用工程設計軟件建模、優化分析,將產品設計、生產、安裝緊密結合,如墻板排板圖深化、墻體留洞圖深化、管線預留預埋深化等。